我國密封件行業 同行中是好是壞?
企業應走向,也勢必走向分化。作為企業個體必需清醒地認識到國外同行進入國內市場所給我帶來的繁重壓力。重新認識自己,評估自己的特長,確立自己發展的方向。必需抓住不多的時間,做好產業政策調整,特別是小型企業。分化會有3個方向:從生產、銷售型走向專業銷售和代理;從無所不包到術業專攻;其三為聯合與并購,包括和外資的聯合,建立規模企業,以代表和領導國內的密封行業。新的格局下,肯定出現產品利息下降,同行之間互相讓利,聯合對外,維護市場利益的新景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密封行業的發展也很快。但與其他行業不同的密封行業發展雖快,密封企業變化卻較慢。比方70年代末80年代初,僅在江、浙、魯有幾家生產廠家,而現在無論是沿海、內地,還是南方、南方,處處可見密封件廠,整個密封行業已由以前的幾家,發展到現在300家之多,這種發展速度可以說是很快的但就企業個體來講,許多企業變化不大,生產規模迂回不前,有的甚到出現倒退,科技力量不只沒有大的增加,有的反而在削弱,很多廠家仍抱著“四老”不放,即老產品、老技術、老設備、老規模。當然也有部分企業,仿制仿造一些產品的能力較強,但在整個行業中具備獨立開發新品能力的企業卻不多。 密封行業總的分兩塊,即動密封和靜密封,這里談的主要是指靜密封。眾所周知,國家,密封行業可說是 小的行業了但產品卻可與大工業配套使用的無論航空、航海、石油、化工,還是機械、發電、冶金、礦山等,均離不開密封件??傊?,凡是有機、泵、管、閥的地方,均依賴于密封件。所以行業雖小,牽涉的面卻很廣。
絕大多數廠家還是一些纏繞墊片、填料環、盤根和高強墊片等老產品,就產品來講。而且依然圍繞著20年前開發的膨脹石墨和古老并臨近淘汰、禁用的石棉做文章,很少能夠走出這個圈子。稍有新意的聚四氟乙烯產品,技術和品質上大大落后于國外,如聚四氟盤根、膨脹聚四氟乙烯帶。綜觀四周,新產品很少。
多數企業科技人員所占比例較小,就技術力量來講。很多企業缺乏正牌科班出身的技術人員,技術力量單薄,因此企業就缺乏相應的開發和改造能力。如聚四氟盤根,開始仿造時,只不過是四氟中添加了填料而已?,F在基本上解決了色澤均勻性問題,但四氟高分子之間的連接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正因為沒有經過這道工藝處理,導致現階段國產黑四氟抗拉強度很差。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功底是很難的像高強石墨復合板,刺形上有了很大的改善,連接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但抗粘問題仍未解決,低硫緩蝕產品也未見生產,而更有意義的超低泄漏率產品未聞有人研究。自歐盟成立以來,聯合帶來的強大,促使歐盟提高并建立新的歐洲密封質量規范,取代以前依賴美國流體協會制定的系列規范。新的歐洲密封質量規范中出現和強調泄漏率。國產品現在泄漏率一般在10-1mg/級,而歐洲已經呈現了泄漏率達10-4mg/級的高強石墨復合板!
絕大多數企業擁有的僅是幾臺陳舊的編織機、幾臺土制的纏繞機、簡易的沖齒機和剪切機等,就設備來講。依賴于老工人的能力組織生產;而很多廠家的設備臨時處于生產任務不飽和狀態。就質量管理來講,絕大多數企業依靠操作工的熟練水平來做好產品,并沒按照規范的工藝規范進行生產,也無必要的管理手段。有不少廠家雖然已經取得了ISO9000系列認證,但其內部所規定的工藝文件、質量控制計劃或作業指導文件及設備管理文件往往空洞無力,和 水平相距甚遠。絕大多數企業的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就規模來講。1000萬的為數不多,1000萬以上的較少。坦率地說,很多廠家銷售額中的一大局部是外協采購件,真正自己生產的比例不是很高。所以從目前狀況來看,很多小型企業很難與國外一些著名的公司、廠家競爭。 3個主要方面有優勢:原材料優勢無論是石棉、石墨及其他非金屬資料,從優勢來講。生產大國,許多國家此資源缺乏;價格優勢;當前密封件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國的制造利息低;美國:操作工1500美元/人·月;日本:青年工人20萬日元/人·月,年長的30萬日元以上;1000元人民幣/人·月以下的為多當前密封件競爭的取勝60%取決于價格因素。國內市場上,主機配套(OEM形式)這種現象已經很明顯, 市場更是如此。隨著國內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完善。價格因素在維修市場上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人文優勢;當前密封件國內市場的營銷方面主要還是依賴人際關系,得天獨厚的天時和人和,國內市場上同樣品質條件下我有很多優勢。從市場競爭角度來講,有此3項優勢,可以走上競爭之路了。
劣勢可能更多,反過來講。首當其沖的技術上的落后。一方面是為了適應人類對環境維護越來越高的要求,ISO14000規范已開始為中國企業所重視,人們對密封的要求日趨嚴格。正如大量合資企業的進入,已經帶來了新的品質要求,新的環保概念。而另一方面新的規范客觀上帶來市場的重新分配。新的更加嚴格的質量規范,將會成為我國密封產品入口的 大障礙;而又成為國外企業挺進中國市場的殺手锏。不重視技術進步的企業,今后的5年中都將被淘汰出局。
密封行業相對來說比較松散,而技術的主體是人。就現狀而言。個體規模較小,因而藏龍臥虎能力較小,企業員工總體素質較低。另外經營理念上很可能存在端正的必要。資本主義已有200多年,其中許多我同行,也即競爭者已經經歷了4代人的延續,早已解脫了從貧窮奔小康的求富心理,走向幼稚的心態,做市場、做管理、做品牌、做文化。而我企業,之所以現階段有如此多的重復建立,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不少人趁改革過程中的種種不規范之現狀急于求富。這是一個很自然的交替過程,資本主義國家同樣也有這樣的經歷。但擺在面前的如何加快演變,從急于求富而創業,走向幼稚的經營文化。 就不難看出我企業個體行為中的種種弊端了聯合缺乏、競爭有加。此基礎上細細推敲。結果造成市場滑坡,經營中的一大問題。而實際上,一味壓低價格,一味追求訂單,結果會是毀滅市場。市場并不是蛋糕,而是田地,需要付出,需要培育,需要保護,才會有收獲,才會長久。而在品質意識,售后服務,產品包裝,設備投入等方面參考ISO9000規范,各企業自然自有評價。雖然有“三分技術、七分管理”管理上的毛病,只要有信心還是容易改進的。
作為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強的中國市場,WTO結果是全球經濟一體化。 為吸引人的市場。加入WTO結果應該是促進中國市場的規范化,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市場和產品的共享。一味單向的輸入或輸出,都是失敗的而作為中國人,更希望本行業同仁能固守國內市場份額,并擴大出口,憂而后樂。國外的一些大公司已經來爭奪中國市場了不是華設立總代理,就是興辦獨資或合資的控股企業。比如德國的博格曼(BURGERMA)N克林格(KLINGER)西班牙的蒙太羅(MENTERO)日本的(NICHIA)S美國的戈爾(GOA)ER赤士盾(CHESTERTON)等。甚到韓國的一家規模并不大的墊片、盤根生產廠家,也來北京搞產品展示會,意欲擠占一份市場。
對產品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向知之甚少,而我行業中很多企業不了解行業動向。行業內缺乏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對市場的維護意識缺乏,而個體力量又顯薄弱。因此面對眾多的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像現在這樣一盤散沙、獨來獨往的局面亟待改變?,F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促動著體制改革和社會變革,行業管理形式和管理機構自身也在革新中。國的現狀是企業和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市場的關系,正由一個舊次第向新模式轉變。如何結合國情,參考和借鑒國外經驗,建立行業協會或商會形式的具有一定約束和領導力的機構,解決現在行業合作松散,個體力量不強和提高抵抗外來競爭能力,維護市場的必要手段。WTO推行公平競爭的另一方面也不排斥這樣的維護:西班牙的密封行業協會就緊密地和泵閥行業協會捆綁在一起,以防止外來干涉;歐洲密封協會建立新的質量規范目的也是利用技術上的優勢,驅趕外來產品;美國三大汽車集團公司建立ISO9000系列規范的結果是凈化了市場。
這個行為應該是半市場、半政府的 應該是維護國家利益的而建立協會,因而建立新的質量規范是立即可以嘗試的一步?,F階段。走同心協力之路,一個既大又難的課題。而這樣協會的建立,需要政府支持的如石化協會、石化總公司、通用所,其結果應該是依照市場規律運作下的低收益,甚到公益性的專門服務機構,并可與研究所技術服務、研究開發、效果推廣、信息服務等形式結合起來,嘗試聯合大中型企業和項目的大宗訂單,做招標服務。用公平競爭的市場手段服務、支持企業。 綜上所述,密封行業競爭力較弱,但這是指一些小型企業,也有一些力量較強的公司或工廠。國外雖有幾家著名的大企業,但也同樣有較多的小型企業,還有很多專做密封生意的商業性公司向中國購買產品,去本國或他國銷售,所以就整個 同行來件,優劣勢是各有千秋。